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6日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表示,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刻不容缓,要优先做好个人养老保险的知识普及和运营管理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
新华财经北京1月6日电(记者杨昕辰、闫鹏)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6日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表示,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刻不容缓,要优先做好个人养老保险的知识普及和运营管理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要面对的两大危机是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据王兆星介绍,截至202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6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9%,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这一方面使养老金可持续性面对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解决人口老龄化加速所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要未雨绸缪,防危机于未然。
王兆星表示,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三大支柱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障仍占绝对主导地位,覆盖全国10.4亿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目前规模小、覆盖率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社科院的报告预测,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将从2028年起入不敷出,所有结余可能在2035年后耗尽,王兆星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第一支柱会独木难支,第二支柱严重滞后,第三支柱明显成为瓶颈和短板,因此形式已经相当严峻。
王兆星认为,我国居民个人储蓄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个人收入的不断增长,发展第三支柱养老潜力空间巨大。随着去年我国正式开启个人养老金业务,个人养老金业务已在北京、上海等36个先行城市开办,实行个人账户、个人缴费、持续积累、递延纳税。同时还开启了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养老理财试点和养老储蓄账户试点,实行独立账户、交税抵扣。
对于发展个人养老保险要做好的工作,王兆星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大宣传解读教育的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早了解、早接受、早投入、早收获;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规体系,夯实制度基础,尽快打通三大支柱之间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包括缴费、税收优惠、账户衔接以及资金流转等,立法保护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权益;三是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四是增加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的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不同养老金金融产品的需求,包括对收益结构、风险结构、期限结构、流动性结构、缴费结构及养老金领取方式结构的需求;五是加强对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运营管理,使健康的资本市场与稳健的个人养老金运营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六是鼓励发展专业养老的咨询与顾问服务,为养老金账户管理、资产配置、税收处理、领取方式等提供专业建议与指导。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