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消费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坚持人民至上 守护金融健康
央行金融消费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认为,普惠金融关注金融服务“有没有”,而金融健康更多关注普及后的金融服务“好不好”,因此金融健康应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最终目的。
新华财经北京1月6日电(记者杨昕辰、闫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6日在第七届新金融论坛上表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将成为全国亿万家庭的民生福祉。
“金融健康是一个目标明确的政策框架体系,目标是帮助消费者获得健康的财务状态以增进福祉,体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教育和普惠金融三者交集的高度融合。”尹优平表示,金融健康重点关注居民的收支平衡、金融韧性、金融能力、金融规划及未来信心等方面的基本要素,与普惠金融有相似之处。尹优平认为,普惠金融关注金融服务“有没有”,而金融健康更多关注普及后的金融服务“好不好”,因此金融健康应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最终目的。
尹优平表示,促进金融健康对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促进金融健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促进金融健康可以为勤劳致富营造更良好的金融环境,让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体在勤劳致富过程中不再受到金融排斥或制约,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此外,促进金融健康是增强个体行为理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微观基础和货币政策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
尹优平表示,当前我国金融健康建设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要从以下方面夯实基础。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从国家层面加快建立金融健康的政策总体框架;二是注重需求导向,发挥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走出一条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之路;三是注重目标导向,完善行为监管体系,统筹推进金融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健康建设,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四是注重统筹协调,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良性互动;五是为金融健康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将金融健康理念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中;六是注重标准建设,为金融健康提供科学的衡量标准,研究开发金融健康诊断工具,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